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休闲娱乐

来了,我的2023年度十佳电影

时间:01-02 来源:休闲娱乐 访问次数:159

来了,我的2023年度十佳电影

2024年来了。祝大家新年快乐!过去一年, 全球电影仿佛都陷入了瓶颈。或许是因为疫情的打击,或许是因为后视频化的加速。我们现在好像走进了一个平庸的电影时代。虽说院线里热热闹闹,可年底再回首时,余味仍浓的好片却数不出来几个。彷徨之间,我发现以下这十部电影,终归难以放下。它们可能并不完美, 却各有各的独特魅力。不仅令我在观影时浑身一颤, 更在我这一年的生命里,刻下永恒的记忆。今天,就让我来给大家分享,我的2023年度十佳电影。NO.10《正义回廊》这是一部让人生理不适的香港电影。可以说,是将血腥暴力等情感体验推向了一种极致。但,这种不适是有必要的。还记得90年代香港限制级奇案片给我们的精神震撼吗?今年香港蔡天凤碎尸案引发的舆论轰动证明了,这类电影毫不过时。此片对奇案类型的继承发展,可以说是港片巅峰期的回光返照,亦代表着这个时代港片所能达到的尺度天花板。这种尺度,不仅在于真实的弑亲案、上乘的表演及视听共同完成的限制级画面, 更在于拷问真相的深度和胆量。它通过深剖不同阶层的人物群像,追问那些残忍的犯罪者们,在快感之下僭越法制、道德、伦理规范的深层心理动机。而主题的野心,又不单单指向犯罪嫌疑人。另一条线上的罗生门式陪审戏,「法律面前,穷人含撚」的露骨口号,还有不断闪现的希特勒符号,合力让我们沉入诡谲的人性蛛网,直视回廊般曲折的社会真相。现实不承诺正义,但好在电影给了我们正视淋漓鲜血的权利。NO.9 《不要太期待世界末日》这可能是最冷门小众的,却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,我甚至认为,这才是一部真正属于当下时代的电影。低俗短视频、无良广告业、扮丑网红、丑恶资本家,几乎涵盖了所有讨厌的社会元素。罗马尼亚导演拉杜·裘德,不像国内电影人热衷「做题」「剧本杀」,而是将镜头对准后疫情语境下的众生,用怪诞解构的技法照见不合理的社会结构。高高在上者傲慢,质问你为何不努力;打工人濒于崩溃,靠刷短视频续命。同情心、信任感消耗殆尽,人们一面抱怨着自己的不幸,一面又对他人的悲惨遭遇无动于衷。新冠疫情如洪水猛兽,曾逼得我们各自筑起高墙放弃思考,当潮水退去才发现,上升通道已然关闭。本片不只有批判一切的清醒,更动人的是电影的媒介自反性。当人人举起手机就能记录影像、虚构故事、颠倒黑白,电影这一载体,又将何以体现自身的价值?NO.8 《芭比》不少人说《芭比》「幼稚」「过家家」。认为电影对于女性主义的问题,过于简化。我倒觉得,这种简化恰是影片最大的价值。日常生活中,性别问题似乎总显得很「轻」。民族,阶级,婚姻,生育,教育,犯罪……好像随便一个议题拿出来,都能将性别问题碾压得无声无息。而在《芭比》的世界里,没有国界没有种族歧视,没有贫困没有暴力,甚至连婚姻生娃,都不成问题。但,性别的问题依然存在。只有当社会被简化到如此地步,似乎才能让人们看到性别不对等带来的畸形与怪异。换句话说,这是一部「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」电影。只有当《芭比》不再争议,我们才有可能一起步入更复杂的现实。NO.7《奥本海默》诺兰这次的匠心,并不在于实拍。而是借一个科学家的前后遭遇 , 折射出人类历史亘古不变的黑暗面——不合群的理性,在合群的狂热面前是多么的无力。三个小时的片长,让我们在奥本海默与施特劳斯两个人物的视角之间来回变换,时而沉入科学探索的激情,时而体验政治审判的荒谬。即便 是在《奥本海默》的故事发生数十年之后,这种荒谬引发的悲剧依然存在。看完电影后,太多现实中的例子一一在脑海中浮现: 热衷造神又乐于毁神的暴民们,被冠以各种帽子的学者与艺术家。这既是世界腐烂的征兆,更是人性难以抹去的劣根。原子弹被投下后,人心的链式反应至今仍在不同时代、不同地区重复上演着。NO.6 《惠子,凝视》这部日本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残缺与失败者的故事。虽说反热血的运动题材不算新鲜, 但结合了疫情背景和残障者的身份后,影片迸发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幽绵况味。配合着 主角的听障设定,电影设计了精巧的视听语言,让观众很容易沉浸到听障者们安静而专注的时光之中。电影中,惠子听不到,便只能凝视生活中的一切, 努力跟上变化。电影外,观众凝视「惠子」们的处境,尝试理解TA们的生活。但,口罩挡住了交流时的口型,也将惠子的处境变得更为逼仄。惠子与聋哑朋友的无声聚会,又把观众排除在外。影片时时刻刻提醒着,我们注定只能「观看」这部电影。就像我们只能旁观「惠子」们的人生,却无法真正体认分毫。但幸运的是,我们还能观看到这部电影。透过影像之窗看到距离,那距离也算短了一分。更何况,在人人即孤岛的三年寒冬中, 有视有听,沟通常常仍毫无意义。那时的你我又何尝不是惠子。如今,遍体鳞伤后的我们,还会像惠子一样继续向失败的人生奋力出拳吗。NO.5《璀璨的灰烬》这是一部来自越南的冷门电影, 出乎意料地带给了我巨大的惊喜。电影的画风,有点近似于侯孝贤与陈英雄的结合,一入眼就让人难以忘怀。它轻巧地从一个女孩的自白入手,娓娓道来。剥离掉一切外界对于东南亚的刻板想象,而是用一种自然主义的方式,向我们徐徐展开越南水乡的静谧画卷。只是,在这静美画面之下的,并非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。而是关于三个农村女性沉痛的生命悲剧。不过,电影从未突出悲剧本身的戏剧张力,只是耐心地展现水乡女性的生活日常。用一种波澜不惊的态度,去拉扯出那些藏在水乡角落中,被人忽视的不堪。将观众拉回到一定距离之外,以冷静的目光,去重新审视发自女性个体却又高于此的困境。NO.4 《这里是亚美子》鱼叔能将如此小众的一部日本电影排到第四位,源于它特殊的叙述视角。电影的主角亚美子,是个有些另类的「熊孩子」。有人说她是注意缺陷与多动症,也有人说她是自闭症谱系障碍。但电影里并没有明确点出她的病症,我也不想用任何病症对这个孩子进行「分类」。总而言之,她是一个无法融入社会规则的异类, 校园里遭到排斥,家庭里也被嫌弃,游离在常人的秩序之外,同时也为周围人带来极大的困扰。把「弱势群体」当成主角并不少见,但影片妙就妙在,并未采用一贯的怜悯来肆意的煽情,没有试图灌输任何鸡汤,也没有刻意说教。而是代入熊孩子的视角,呈现她眼中世界的轻快与荒诞, 更是直面了那些令人血压升高的「怪异」行为: 天真无知地闯祸,不通人情地乱来,不顾场合的大嚷大叫。它所讨论的,不是简单的育儿话题,而是隐喻了所有社会异类与群体规范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。并借助亚美子的故事,向观众深深地诘问:如果是你,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个异类呢?NO.3 《Shi Men》一部好的现实主义电影是怎样的?它不必苦大仇深,它可以举重若轻。就像这部豆瓣条目已经消失的内地电影。本片让女主角林森亲历卖卵、代孕、传销、家暴等等事件,但并没有拍成一部揭露黑幕式的社会问题片。相反,弱化戏剧冲突,镜头大部分时刻仅仅是远远地看着林森,看她把自己推销出去,就像推销一个商品,用肚子里的孩子抵债,平静到仿佛把身体当成了一个容器。你说她不痛苦吗?生育带来的乳房疼痛,母亲被家暴的伤疤,都在片中得到呈现。但她们却只是用麻木的接受作为回应,在迷茫中寻找着出路。而在这麻木背后,我看到了一种坚韧,它属于这片土地上沉默的大多数。电影的英文名字,Stonewalling,巧妙地采用了正在进行时。银幕之外亦如是,无数个「林森」,正野草般地活着。当条目消失后,我们还拥有无法被抹去的记录——那就是生活本身。NO.2 《下一个素熙》这可能是今年最让打工人有代入感的一部韩国影片。不过,电影 没有利用强烈的情绪价值,塑造一个具体确定的面目狰狞的反派。而是以近乎手术刀般的精准克制,剖开了东亚社会的系统性压迫。从公司到学校,从原生家庭到政府部门……每个方面都认为自己没有问题, 同样被名为KPI的紧箍咒死死困住。所以,影片没有采用激烈的抗争撕 裂社会疮疤,也没有书写一出女性互助的复仇爽文。而是用一个精妙的设定,在看似无解的问题中寻一个解。当警官宥真以女英雄的姿态调查素熙案时,却茫然地发现,不知道该将手中的刀指向何处——人人都是下一个素熙。但「素熙」们连一个迟来的正义都等不到。只有残留的素熙舞蹈视频,成为唯一真实鲜活的人生剪影。这才让电影鞭辟入里,带给人反思。NO.1《坠落的审判》法国影评人巴赞说过,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。这句话的重点不在现实,而在于「渐近线」。而在鱼叔看来,去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,法国电影《坠落的审判》更为完美地贯彻了这句来自70年前的新浪潮箴言。影片以丈夫坠亡为线索,铺开疾风骤雨的庭审戏。表面上的悬疑、推理等类型元素,没有削弱电影反映现实世界的可能性。反而利用精巧的叙事架构,一面拷问婚姻真相和个体隐痛,一面反击着父权社会针对女性的多重道德审判。更妙的是,错综复杂的事实重构与自以为是的道德审判,终究无法指认生活的真相。案件虽结,但血淋淋的剖析过程,仍然给这个家庭留下了巨大的创伤,也给观众留下长久的回响。当然,影片不同于陈旧的公式化电影,扎实的剧本和非凡的叙事艺术 经得起任何角度的解读,比如艺术创作、婚姻关系、媒体真相……尤其亲密关系被公之于众的一幕,能让人联想到无数个热点事件。它也提醒了我们,热点构不成电影,它只是开启真相的一道阀门。以上,便是鱼叔挑选的年度十佳电影。当然,这份片单既不权威,也不唯一,只是于我很有意义的十部影片。电影的喜好,终究是一项私人的选择。「我」的感受,才是永恒的评判尺度。你也可以在评论区列下你的十佳电影,一起交流。新的一年,鱼叔和大家继续期待好电影。希望2024,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。全文完。如果喜欢这个片单,就点个「赞」和「在看」吧。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休闲娱乐